|
陜西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增至50%陜西省統計局日前發布的前三季度陜西經濟數據顯示,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增至12800多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從上半年的49.8%提升至50%,提前實現年度目標。 “民營經濟總體呈現穩中向好、加快發展態勢,已成為支撐全省經濟穩中提質、向新向好發展的重要支柱。”11月6日,陜西省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劉斌說。 陜西民營經濟良好發展勢頭從去年一直延續至今。全省民間投資增速自2024年開年由負轉正后保持高位增長,“五上”民營企業數量穩定攀升。據陜西省統計局統計,前三季度,陜西民間投資同比增長9.8%,高于全部投資增速6.9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2.9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在“五上”企業中的占比超八成,較上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已成為陜西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產業蓬勃發展的主力。 陜西省統計局副局長胡清升解讀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陜西堅持優化營商環境,降低民間投資項目融資成本,持續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民間投資信心持續提振。 陜西是國資國企大省,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提升民營經濟占比是陜西在新形勢下應變求變、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今年,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制定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七條措施》中明確提出,力爭到今年年底,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50%。 陜西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優化營商環境,認真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設立陜西省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提振民營企業投資發展信心。陜西省發展改革委推薦陜西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參加第十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和中國民洽會,在全國發展改革系統民營經濟現場會上推介民間投資項目,組織省內民營企業參與國家投貸聯動試點,推薦民間投資項目納入全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儲備適合民營企業參與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新機制項目,向社會公開推介適合民營企業參與的重大項目,并且連續三年實施新開工民間投資項目貸款貼息政策,出臺七條舉措、打造“四個一”工作體系、實施七大行動,著力解決政策知曉率不高、融資難、民企競爭力不強、營收規模小等問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參與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 政策有力有效,快速發展的民營企業嵌入全省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能源等產業鏈條,有力撐起了全省經濟的“半邊天”。 編輯:金文婕 審核:王仕偉 版權聲明: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