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外貿量質齊升勢頭揚——從“三季報”看陜西經濟發展系列述評之一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一批批小商品跨境而來等待發往千家萬戶;在西安港,車站海關提供7×24小時通關服務,保障中歐班列高效開行……深秋時節,陸空口岸涌動著蓬勃生機,勾勒出“買全球”“賣全球”的繁榮景象。 前三季度,陜西對外貿易加快增長。進出口總值3780.78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4.8%,進口同比增長6.2%。陜西外貿不僅穩穩站上3000億元臺階,還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難能可貴的是,陜西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已連續8個季度保持在1000億元以上,展現出強大的規模韌性和增長慣性。 這一份韌性,既有規模增長之“量”,也包括發展之“勢”和質量提升之“變”。 從趨勢看,陜西外貿增速逐步擴大。在一季度進出口同比微降1.5%的情況下,二季度進出口止跌回升,增速達16.1%,三季度增速進一步提升至21.5%,呈現快速上揚態勢。 從質量看,主要體現在產品價值和貿易主體兩方面。一方面,前三季度,高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1.4%,連續6個月保持增長,顯示出陜西制造向上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全省外貿經營主體數量創歷史新高,有進出口業務企業突破5000家,較去年同期凈增400多家,顯示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外貿“含新量”不斷提升,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出口快速增長。前三季度,“新三樣”產品出口437.6億元,同比增長32.6%,占同期陜西出口總值的1/6,出口值居西部第1、全國第7。 出口“新三樣”產品中,最亮眼的要數新能源汽車,全國每10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輛“陜西造”。前三季度,陜西新能源汽車出口20.7萬輛、出口值28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3.3%、79.7%,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占我省汽車出口總量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6成提升至8成,真正實現了“量價齊升”。 面對風高浪急的外部環境,陜西外貿逆勢增長,離不開各項政策的強有力托舉。 陜西商務、海關、金融部門大力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多元市場,通過開展“陜耀全球”拓市場抓訂單活動、“外綜服企業進地市”活動,推行“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向小微企業授信貸款等多種措施,為企業出海提供服務便利,助力外貿企業更好對接全球需求,拓展發展機遇。 前三季度,陜西對新興市場的進出口“全線”增長:對非洲進出口124.4億元,同比增長51.2%;對中亞進出口74.9億元,同比增長17.3%,反映出走貿易多元化之路,陜企應對復雜外部環境更有能力、更有底氣。 當前,盡管外部環境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然而,陜西產業體系優勢突出,市場需求旺盛,進出口韌勁強、活力足,這些都將成為高質量實現全年外貿目標的有力支撐。 編輯:金文婕 審核:王仕偉 版權聲明: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