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足回家提醒父親捕野豬注意安全,父親用《道德經》智慧智捕野豬。他設置陷阱并用酒吸引野豬,最終成功捕獲兩只野豬,李足參與并見證,父親引用經典“知足之足,恒足矣”教育他要知足不貪,并說出給他起名字的用意。李足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決定改正并研讀《道德經》,讓它成為自己人生路上的明燈。
2024/11/12 12:53:30

望影村鄉村旅游遭遇游客減少,村支書李大偉計劃建造巨型青牛雕塑吸引游客,但資金籌集困難,村民反對。父親李德成回村解釋,并指出李大偉的計劃是沽名釣譽。李大偉調查后得知游客減少的原因是缺乏特色文化活動。在鎮文化站幫助下,鄉親們排練小戲,增加文化內涵,李大偉意識到真正的村徽是村里的鮮活文化。
2024/11/12 12:30:43

陳家銘的二叔為救他失憶,二叔患肺癌晚期,想在臨終前找到家人。陳家銘和李歡歡通過二叔記憶中的《道德經》、大河、高臺等線索確定其家鄉為河南鹿邑。在鹿邑,二叔找到了兒時的記憶和已逝的養父信息,得知原名李向前。二叔面臨回慈溪還是留在家鄉的選擇,李歡歡表示支持他的決定。在鹿邑二叔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2024/11/12 11:44:29



李玉跟隨奶奶在太清宮老子文化廣場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不慎踩到著名豫劇演員林小梅的腳,林小梅寬容以待。李玉展示了剪紙技藝和豫劇唱功,林小梅欣賞并鼓勵她,并決定收李玉為徒,希望她專攻豫劇,為農民致富做出貢獻。后來李玉在林小梅的指導下成為豫劇新秀,在大型祭祀老子活動中扮演老子,登臺開唱,博得滿場喝彩。
2024/11/12 10:24:43

王德發曾嘗試種植雷竹筍但因積水失敗,變得懶散。一對父子來到他的竹林,劉老板發現地勢低易積水,提出修建引水渠和蓄水池。劉老板其實是十五年前王德發資助過的劉思慧的堂哥,因村主任周明扶貧計劃而來。劉老板提議王德發開生態農莊,并愿意出資入股,與王德發和真正的劉思慧一起合作。王德發被激勵,決定勤勞致富,認為只要勤勞肯干,一定能成功,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2024/11/11 15:22:49

王海是茶商,與詩人王詩人成為好友,獲贈多幅字畫。王海將其中一幅轉贈給趙更生。后王海生意失敗,負債累累,得知轉贈的字畫成為絕版并拍出高價,欲索回無果。王海家具廠面臨拍賣,趙更生兒子出現,以500萬買下家具廠,稱其父因王海贈字畫而渡過難關,現來報恩。王海感激之余,得知杜小倩曾誤會趙更生,決定回京道歉。
2024/11/11 14:36:36

章強是臨江縣慈濟堂醫館的針灸師,租房后遭遇樓上黃奶奶半夜敲章擾民。章強發現后,主動幫助黃奶奶敲章,兩人成為“忘年交”。黃奶奶迷信求姻緣,女兒玲玲擔心母親被騙,回家發現誤會章強。玲玲癲癇發作,章強用針灸救治,玲玲感激并了解事情原委后搬回家。章強輔導黃奶奶擺脫迷信,同時玲玲輔導章強兒子學習。最終,黃奶奶醒悟,玲玲和章強也產生了感情。
2024/11/11 14:10:05

呂悅面臨留城工作還是歸鄉助農的抉擇,最終選擇回鄉利用所學藥物知識開展中草藥種植項目。初期遭遇土壤不適和霜凍等困難,但在農業技師李陽的幫助下逐步克服。面對市場波動,他們研發中草藥護膚品并拓展電商渠道,成功轉型。過程中,兩人關系升溫。項目不僅帶動了村民致富,還促進了鄉村旅游。慶功會上,李陽向呂悅表白,兩人決定攜手共進。呂悅對放棄大城市工作無怨無悔,因她不僅造福了家鄉,還收獲了愛情。
2024/11/8 16:43:38

陳大媽為幫助肥胖且宅家的兒子小剛減肥,與“包你減”減肥機構簽訂協議,每期收費8000元,承諾減肥不成功全額退款,但要求保密。小剛因參與機構的跑步獎勵計劃和減重獎勵而開始積極運動。然而,減重后在嘗試提現時,因未達到50公斤的提現要求而失敗,小剛感到被欺騙。陳大媽雖意識到被機構利用,但認為兒子的健康和減肥成果更為重要,決定繼續支持他運動。
2024/11/8 16:03:44

曉曉是位攝影愛好者,她父親在海島上做護鳥志愿者。曉曉拍攝到一只背著“小錢包”的大雁,并發到視頻平臺上。科研人員聯系她,稱“小錢包”是衛星跟蹤器,該大雁行為異常,需要查看。曉曉和父親根據定位找到大雁,發現是被一個小男孩喂食。同時得知大雁身上的跟蹤器救了一位叫老敦頭的護鳥志愿者。老敦頭因阿爾茨海默病迷路,卻憑借身上的跟蹤器定位獲救。老敦頭講述了救大雁和陷入捕鳥網的事情。
2024/11/8 15:21:11
Copyright © 2025 www.ko321.com 故事大全網 版權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聯系郵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國家工信部備案:晉ICP備2024046216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講故事、寫故事、故事征文/評選+V:gushidq